bet365中文资讯网成立于1957年,全县成立工会工作委员会20个,基层工会组织517个。近年来,县总工会坚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“党工共建•创先争优”为契机,深入开展“面对面、心贴心、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”和“送温暖”、“送清凉”、“金秋助学”等活动,打造“帮扶品牌”,为推进灵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县总工会先后荣获自治区总工会授予“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”、“帮扶工作先进集体”等荣誉20多项; 2012年5月,又荣获“广西五一劳动奖状”和“全区工会帮扶工作标兵单位”。
一、党工共建扩组织,固本强基促发展。一是按照“扩大履盖面,增强凝聚力”要求,采取“党工共建”互动工作方法,把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。目前,全县有基层工会组织517家,涵盖单位762个,工会会员63629人。二是加强队伍建设,提高工会干部整体素质。全县举办工会干部业务培训16 期,参加培训干部2658人(次),选送201人参加区总干校培训。三是狠抓乡镇工委和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。按照“六个好”标准开展创建“全区十佳乡镇街道工会”活动。先后有武利镇工委获“广西十佳乡镇(街道)工会”,灵城镇、新圩镇工委分别获“钦州市十佳乡镇(街道)工会”。四是认真做好“建家”工作,使“建家”活动常建常新。全县被授予“全国模范职工之家”和“全国模范职工小家”单位各1个,获全区“模范职工之家”、全区“双爱双评”先进单位各1个。
二、发挥主力军作用,创先争优谱新篇。一是广泛开展创建“工人先锋号”、“当好主力军、建功‘十二五’和谐奔小康”劳动竞赛活动。全县有28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岗位练兵、技术攻关、发明创造、合理化建议等群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。全县先后有2个单位获“全国工人先锋号”、有1个单位获“全区职工技术创新示范岗”、有2人获“全区职工枝术标兵”、有3个单位获“广西工人先锋号”。二是开展“创建学习型组织、争当知识型职工”活动。全县共有445个基层工会开展“创争”活动,占基层工会的86%,参加争做知识型职工55000人,占会员数的85%。先后有1个单位获“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班组”,有1个单位获“全区学习型组织先进班组”。三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,充分发挥劳模示范作用。先后有3个单位获“广西五一劳动奖状”;有4人获“广西劳动模范”;有1人获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、2人获“广西五一劳动奖章”。
三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,全面构建和谐企业。一是深入开展创建“劳动关系和谐企业”活动。帮助指导各类企业工会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103家,签订率达到85%以上;签订工资集体协议100家,签订率达到83%;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165家,签订率达到93%。二是充分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劳动关系协商机制作用,维护职工合法权益。全县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92个,涵盖企业单位213个,建制率达82%,劳动保护监督机构205个,占企业工会总数的85%。三是开展普法宣传、法律援助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。参与劳动争议仲裁案39件,调解拖欠农民工工资案3件,帮助325名职工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209万元;处理来信来访110多人(次)受理案件19起,办结率和执行率100%。
四、突出帮扶惠民生,提升工会凝聚力。一是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,竭诚为职工排忧解难。先后筹集“送温暖”资金300多万元,每年慰问70多个单位,帮扶惠及2500户(次)困难职工家庭,慰问自治区级以上劳模152人,发放困难劳模“三金”50万元;在“金秋助学”活动中,筹集65万元,资助了412名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。二是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。全县参保职工累计达48428人(次),参保份数53749份(次),为52名参保患病职工给付保障金78多万元,为27名患病职工提供互助保障慰问金1.35万元。三是帮助困难职工和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。先后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8期,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民工11386人(次),职业介绍和提供各类就业信息2300多个岗位,有1896人实现了就业。
五、活跃丰富职工文化,打造工会文化品牌。近年来,县总工会主办全县性文体活动12次;深入基层放电影35场;送文化、送欢乐到基层5场次,举办全县职工运动会2场次,共参与职工群众达5万多人。推进“职工书屋”建设,全县建立“职工书屋”39家,其中国家级“职工书屋”2家,区级“职工书屋”3家,市级“职工书屋”11家。举办交谊舞培训班2期,卡拉OK联谊活动89场,此外,还多次举办象棋、乒乓球、扑克比赛等活动,活跃和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。